检测指标 | 检测方法 | 判定限量值 |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 农业部公告783号-1-2006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各分项限量值 为1.0μg/kg |
农业部公告1077号-2-2008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
孔雀石绿 | GB/T 19857-2005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1.0μg/kg |
GB/T 20361-2006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 ||
氯霉素 | SC/T 3018-2004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0.3μg/kg |
农业部公告781号-2-2006 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
农业部公告958号-13-2007 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
农业部公告958号-14-2007 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 ||
GB/T 20756-2006 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
氟喹诺酮类(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 农业部公告1077号-1-2008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 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各分项限量值为2.0μg/kg;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和为100μg/kg |
扑草净 | SN/T 1968-2007 进出口食品中扑草净残留量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不作判定 |
甲氰菊酯 | GB/T 5009.162-2008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 不作判定 |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 | GB 5009.21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小鼠生物法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不得检出(小鼠法)或160μg/kg(以大田软海绵酸(OA)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 GB 5009.21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小鼠生物法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400MU/100g(小鼠法)或 800μg/kg(以石房蛤毒素(STX)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大肠杆菌(N) | GB 4789.3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一法) | N≤230 MPN/100g (第一类生产区) |
230MPN/100g | ||
4600 MPN/100g | ||
N>46000 MPN/100g且长期无改善(禁止生产区) | ||
菌落总数 |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测定 菌落总数测定 | 500000CFU/g |
铅 |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 1.5mg/kg |
镉 |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 2.0mg/kg(去除内脏) |
多氯联苯(以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总和计) | GB 5009.19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 0.5m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