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全市特色产业园区达到60个左右!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
时间:2023-12-08
作者:
来源:化工仪器网
【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为进一步提升本市特色产业园区创新突破、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功能载体,构筑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优势,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下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全市特色产业园区达到60个左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00家左右,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到36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实施集群化发展强化行动、实施园区创新能级提升行动、实施要素供给优化配置行动、实施园区主体赋能增效行动、实施政策创新增能行动等五方面。
(一)实施集群化发展强化行动 抓好标志性产业链布局。实施一批补链固链强链重点项目,培育集成电路、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等标志性产业链10条以上,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打造特色产业地标。发挥上海市产业地图导向作用,引导各区围绕重点产业定位,市、区联动提升特色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建设水平和产业能级。到2026年,培育形成5家千亿级、20家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营造特强产业生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带动效应强的龙头企业,培育集聚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中小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构建“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发展体系。打造优势特色突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
(二)实施园区创新能级提升行动 构建多层次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水平研发中心,提升园区“科技浓度”。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溢出效应和实验室平台优势,促进“园区、城区、校区”联动,对接高质量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机制。加速形成特色产业集成服务平台10个以上。
加快园区数字化转型。提高园区“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深化园区数字底座建设,推动园区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等汇集整合、开放利用。实现特色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5%,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10个以上。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园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发展氢能、储能、绿色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先进技术和工艺突破,推广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培育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支持建设一批零碳创建企业(园区)。
(三)实施要素供给优化配置行动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产业导向和发展需求,推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项目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