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氟化工产业专题!
位置:氟化工产业专题>>资讯>>政策>>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部发布《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为落实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有关要求,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2022 年 10 月,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会签法规与标准司上报《关于启动流域水环境质量 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编制工作的请示》,得到部领导批准同意,并要求适当加快该导则的制订 发布工作,以推动地方尽快落实相关法律要求。   近日,水生态环境司组织开展《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以 下简称《导则》)制订工作,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具体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牵头开展,协作单位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
  GB 3838 制修订历程及现行标准特点和发挥的作用根据1979年发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要求,我国于1983年首次发布了《地面水 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3)。之后随着认识不断深化和不同阶段环境保护需求,该标准 分别于 1988 年、1999 年、2002 年历经3次修订,现行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GB 3838-2002 共规定了 109 项水污染控制项目的限值要求,包括24 项适用于所有地 表水体的基本项目(河流总氮除外)、5项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补充项目, 以及 80 项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特定项目。标准的主要特点包括:(1)设 置了五类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框架,按照功能高低及对应限值累进方式,确定了Ⅰ~Ⅴ类水体的水质限值;(2)借鉴吸收国内外水环境基准等研究成果,突出保护人体健康, 并与当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衔接,限值科学性有所提高;(3)建立了我国按类评价的 水质管理体系,比较适用于在全国层面进行统一管理。
  GB 3838-2002 明确了一定阶段内我国水环境保护的目标,整体反映和适应了我国近年 4 来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改善需求,推动地方落实环境质量保护责任,引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 量持续明显改善。
  (1)GB 3838-2002 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环境保护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包括质量标准在内 的水环境管理手段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解 GB 3838-2002 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提出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结合前期工作基础,2023 年 1 月, 水生态环境司以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召开调研会,与 12 个省份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座谈, 了解相关地方对 GB 3838-2002 的意见和制修订需求。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 GB 3838-2002 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提升。作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 评价的基本依据,GB 3838-2002 涵盖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整,缺乏水生 态状况评价指标,理化指标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每类水体至少涵盖两种及以上水体功能,对 应的控制要求很难兼顾不同功能的保障需要,限值确定更侧重保障公众健康,对水生生物保 护的要求体现不够;主要依据国外水环境基准成果确定限值要求,未能反映近年来国内外水 环境基准最新进展和成果,且与新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已不 能很好衔接;未考虑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个别指标超标但基本不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等情 形;流域区域差异性考虑不够等。
  二是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作用有待发挥。目前,我国尚无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实际上, 在我国环保法律和国家标准规定内容允许的条件下,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可以在国家标准的 基础上,聚焦于特定流域需要,弥补 GB 3838-2002 存在的一些不足。
  1)保护目标不全。部分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提出,GB 3838-2002 未给出钼、锑、铊 等重金属项目适用于非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水生生物的限值,同时这些项目在流域范围内属于 特征污染物,可在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补充相关要求。
  2)限值不够严格。国家标准在确定限值要求时,难以完全覆盖全国各流域各类物种不 同的保护需求。对于流域内存在特定保护物种或特殊生态保护区域的情形,国家标准限值不 足以满足其保护需求的,可通过制订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收严相关限值。
  3)缺乏控制项目。我国部分流域已检出壬基酚、双酚 A、抗生素、全氟化合物等新污 染物,且个别指标检出频次较高、具有较强的管控需求。目前,相关污染物尚未列入国家标 准,可通过制订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加强相关环境风险防控。对于水生态评价相关指标, 具备条件的流域也可通过制订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先行探索。
  (3)完善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总体策略
  良性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应由国家和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所组成,以统一化和差异化 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国家总体水环境质量底线要求与地方客观特定管控需求。针对目前我国 仅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实施现状和各地需求,今后将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推进构建 和完善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一方面,适应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发展需求,借鉴国际相关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水环 境基准,主要从控制指标体系完整性、水体功能与控制要求对应性、控制项目及限值要求确 定科学性、评价考核方法合理性等方面对 GB3838-2002 予以完善。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征和管理需求差异,通过制订出台流域水环境质 5 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推动国家和地方针对特定流域制订更为适用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使其与国家标准形成有机衔接互补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更为精准、科学的环境管理,助力 经济社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