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大行动” 助力产教融合赋能提升!
时间:2024-05-24
作者:
来源:化工仪器网
【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蓬勃,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发展壮大现代化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各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在质量、水平上不相匹配。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日,海南省发改委协同七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促进本省职业教育和产业创新有机衔接,加快形成教育优先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格局。
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引导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力争到2025年,本省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达到
50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成立登记,服务产教融合改革,逐步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
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引导职业学校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四大主导产业、三大未来产业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产业体系,优先发展航天航空、现代物流、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数字贸易、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产业急需的一批新兴专业。并结合本省实际,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重复率高、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素质能力。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探索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职业学校任职的有效路径。到2025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
60%,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
20%。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学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改攻关和产品研发。推行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教学场地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贯彻工学一体化要求。
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职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认定海南省产业创新联合体,为产教深度融合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产教融合政策、产业人才供需、产教合作项目等信息,提供更多校企合作的机会,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人才流动的“双向通道”。
支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院校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鼓励市县政府与知名职业学校或高校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强有关资金支持。
深化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加强校办企业注册业务指导和培训,便于学校合法合规开展相关工作。鼓励企业向职业学校提供最新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健全“金融+财政”组合激励。加大向金融机构推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长期贷款项目的力度。鼓励银行机构按照相关规定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创新产教融合类多元化融资品种和金融服务。
加大土地扶持和信用激励政策力度。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加大产教融合型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力度,依法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实施激励措施。
此次海南省发布的十条产教融合举措,为本省教育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未来,随着措施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激发产业与人才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