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今年预备制定
时间:2024-06-27
作者:
来源:化工仪器网
【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在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其中一项备受瞩目的内容即为预备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工作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工作计划》明确指出,今年的立法工作将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立法需求,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围绕绿色发展,今年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修订快递暂行条例。
预备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密云水库保护条例等,这些条例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有效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网络保护、监测机构监管等方面一直缺少法律依据,制约了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此,
早在2020年2月17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便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为制定正式的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条例的制定旨在推动监测工作依法开展、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监测数据合法有效,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及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条例中固化下来。同时,条例还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主管部门、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排污单位等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有效。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预备制定,不仅将有力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还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随着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实施,相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