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布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
时间:2024-07-22
作者:
来源:化工仪器网
【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国办发〔2023〕14号),立足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初步形成以世界级集群为引领、以国家级集群为骨干、以自治区级集群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为促进自治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到2027年,建成1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9个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发展方向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按照集群规模实力、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产业发展生态等先进制造业目标要求,重点建设呼和浩特乳制品、包头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呼和浩特乳制品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呼和浩特为核心,以伊利、蒙牛为龙头,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支撑,以内蒙古奶业协会为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液态乳、低温发酵乳、乳粉、奶酪等产业,构建形成集奶源建设、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乳制品全产业链,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为标杆,提升世界级企业和国际品牌影响力,力争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各盟市、自治区有关部门按职责抓好相关工作落实,下同) (二)包头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稀土资源优势,以包头为核心,以北方稀土集团为龙头,以包头稀土研究院和“一国重一院一校四中心”为技术支撑,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磁性、储氢、抛光、催化、光功能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业,实施永磁电机替代工程,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以鄂尔多斯为核心,以中煤、中天合创、久泰、国能、伊泰、汇能、荣信等企业为龙头,发挥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作用,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加快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发煤化工新产品、新工艺,适度扩大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塑料、高性能纤维、高品质石蜡、高档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呼包鄂硅晶新材料及光伏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呼包鄂乌为核心,以通威、协鑫、弘元、双良、中环、东方日升、晶澳、隆基、鑫华、鑫环等企业为龙头,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硅晶新材料技术研发,积极发展半导体新材料等高端产品,不断完善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等光伏制造产业链,力争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内蒙古精细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乌海及周边地区为核心,以乌兰察布、包头、赤峰等地为支撑,以君正、广聚、庆华、恒业成、华恒、三维、东景、广锦、兴发、佳瑞米、永太、永和、三爱富万豪、源宏等企业为龙头,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煤焦化工、氯碱化工耦合延伸,大力发展氟硅材料、特种有机化学品、功能性膜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和高附加值的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建设培育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六)内蒙古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呼和浩特、通辽、赤峰、巴彦淖尔、呼伦贝尔为核心,以金宇保灵、双奇药业、圣雪大成、蒙药股份、联邦制药、奥特奇蒙药、齐鲁药业等企业为龙头,依托生物疫苗创新中心和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加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疫病疫苗研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推动生物疫苗提档升级、原料药企业向成品药和制剂延伸,打造全球领先的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和全国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培育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七)内蒙古风电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包头、通辽为核心,以乌兰察布、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为支撑,以明阳、远景、运达、龙马、中车、三一重能等企业为龙头,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现有产能升级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整机产能利用率。适度发展风电整机制造,提高零部件配套能力,着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形成我国北方重要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培育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牵头部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八)内蒙古氢能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自治区风光发电基地,以重点企业为龙头,确立集群发展促进组织,构建“一区六基地”氢能产业集群。加快呼包鄂乌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呼和浩特氢能技术研发基地、包头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鄂尔多斯绿氢生产和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乌海工业副产氢能生产基地和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蒙西氢能综合生产基地,大力拓展氢能与交通、化工、冶金等行业耦合发展的应用场景。以兴安盟、通辽、赤峰为重点,加快蒙东绿氢、绿氨、绿醇等绿色燃料综合生产基地建设,抢占海运绿色能源市场。依托现有头部企业建设氢能创新平台,以重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