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时间:2024-08-05
作者:
来源:化工仪器网
【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要求,
到2025年,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相关计量、统计、监测能力得到提升,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
为此,《工作方案》既从国家、地方和行业等宏观层面入手,又从企业、项目和产品等微观层面切入,提出了一体推进“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制度体系,明确了
6类15项重点任务,为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指明了工作方向。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树立“导向标”。将碳排放相关指标纳入国家规划体系,有助于全社会形成清晰明确的节能降碳工作目标。《工作方案》从指标纳入目标规划、制定落实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等方面明确了五年规划期内碳排放双控工作的制度设计。
二是强化地方碳考核,握好“指挥棒”。《工作方案》描绘了“事前有指标,事中有跟踪,事后有考核”的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工作方案》明确,在五年规划初期,将碳排放双控指标科学合理分解至各地区,压实地方和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在推动构建多层级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同时,推动建立省市两级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行业碳管控,编制“晴雨表”。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领域。《工作方案》提出,在摸清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形势预警,并视情采取从严管理措施。
四是完善企业碳管理,激活“动力源”。企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体,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作方案》提出,要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出台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推动重点企业落实节能降碳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调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激发企业节能降碳内生动力。
五是开展项目碳评价,筑好“防火墙”。建立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源头把关作用,有助于从项目规划立项阶段起减少碳排放。《工作方案》明确,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
六是实施产品碳核算和认证,用好“度量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通过清晰直观的产品碳排放数据,唤起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引导和激励公众更多选择低碳产品。《工作方案》从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和产品碳标识认证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
《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方案,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
相关资料下载: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