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成片油气罐区多,尤其是沿海地区或石油化工企业集中的地区。另外,中小油气罐区、化学品罐区多且分散,给罐区的风险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何进一步加强油气罐区风险管控?结合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严格落实防范措施,防控雷暴天气的雷击风险。
国内曾发生过多起由于雷击引发储罐着火的事故。1989年8月12日,青岛市黄岛油库储存有2.3万立方米原油的5号混凝土油罐由于遭受雷击,引起油气爆燃着火,导致附近储罐的爆燃,损失重大。原油顺坡而下,形成大面积燃烧,造成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员牺牲,100多人受伤。
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2014)、《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和《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 37327-2019)的相关要求,防范雷击事故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储罐材质及壁厚的选择。易燃和可燃液体储罐应采用钢制储罐。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储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储罐的顶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不应装设接闪杆(网)。铝顶储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储罐,应装设接闪杆(网),接闪杆(网)应保护整个储罐。
2.加强等电位连接管理。储油罐附件及设施(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应等电位连接。外浮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应采用两根导线将浮顶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外浮顶储罐的转动浮梯两侧,应分别与罐体和浮顶各做两处电气连接。
6.做好雷雨季节前的安全检查。一是检查防雷设备的外观形貌、连接程度,如发现断裂、损坏、松动,应及时修复;运行15年及以上、腐蚀较严重区域的接地装置宜进行开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防雷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值每年检测一次,对易燃易爆环境下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值,每半年检测一次,检测时应将常压储罐引下线断接卡断开后再进行测量,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恢复断接卡,并确保断接卡与引下线接触良好。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修复。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