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氟化工产业专题!
位置:氟化工产业专题>>资讯>>政策>>内容阅读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 吉林《方案》来了!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教育、科技、人才这三者对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举措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吉林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本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机制顺畅、政策完善、要素互通、体系健全”的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转化科技成果数量年均增长15%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有R&D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方案》提出,围绕光电信息、新材料、人参等重点产业和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部署研究任务。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央国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探索实施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制度,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吉林力量。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聚力攻坚机制,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碳纤维、人参、现代种业、风光电氢储、生物医药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启动实施专项30项,逐项攻坚突破。推动科研经费改革,强化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统筹,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坚,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本省布局,加快完成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三室”“三院”新型研发机构,每年省市共投入6亿元支持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实验室建设运行,探索实施“任务+平台+人才”组织模式,全链条适配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投资基金、科研团队、优质企业,产出一批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成果。
  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力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省“四上”民营法人单位数量的18%,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5%。探索“创新券”机制,稳步扩大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投资联盟基金规模。支持产业园区实施特色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机构,集聚产业高端人才,构建人才创新雁阵格局。
  积极引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设立研发分支机构,以企业为主体新建重点实验室5个、科技创新中心10个、院士工作站5个、新型研发机构40个、科学家工作室20个。推动在氢能、碳纤维、大功率半导体、生物制药、人参产业等领域开发开放应用场景,引导科技成果在真实的场景应用中快速突破与迭代。支持“吉林一号”挖掘农业、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领域应用场景,依托长春光谷、北湖未来科学城等科技园区打造“场景创新促进中心”。
  下一步,吉林省各有关部门将齐心协力把《方案》落实到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使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为本省经济蓬勃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素材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